发布日期:2013-01-28
印发《常州市电梯安全“六个一”工程实施意见》的通知
常质监特发〔2013〕17号
各辖市(区)局、省特检院常州分院、市特种设备安全协会、市电梯协会、各电梯维保单位:
为加强电梯安全监管,保障我市电梯运行安全,我局制定了《常州市电梯安全“六个一”工程实施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各自实际,细化工作方案,抓好贯彻落实。
江苏省常州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3年1月22日
常州市电梯安全“六个一”工程实施意见
为加强电梯安全管理,巩固我市电梯整治工作成果,提高电梯故障快速反应能力,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我市实际情况,经研究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电梯安全“六个一”工程。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从推进民生幸福工程、维护人民群众最根本利益的高度出发,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理念,全面落实电梯安全使用和维护保养主体责任,进一步完善电梯应急救援机制,提高广大电梯乘用者、使用管理者、维保单位以及各管理部门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有效预防电梯事故发生,建立电梯安全管理和使用的长效机制。
二、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电梯安全“六个一”工程实现“三个促进”,即促进电梯使用管理单位落实安全管理措施,提升电梯使用安全管理水平,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促进电梯维护保养单位进一步完善自身管理,规范电梯维护保养行为,提高电梯维护保养质量;促进广大电梯乘用者提高乘梯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三、工作内容
(一)完善一个网络
2012年我市着手建设电梯应急救援队伍,在常州市区(除金坛、溧阳外)设置了7个电梯应急救援点,在金坛、溧阳各设置1个救援点,今年我市将继续完善电梯救援网络建设。该应急网络建设将实现救援网络对全市在用电梯全覆盖,在城区实现半小时救援圈,在郊区形成一小时救援带,确保接到市民电话呼救后应急救援专业技术人员及时到达现场实施专业救援。今年我市将加紧推进电梯应急救援中心建设,由专职接报人员通过统一的接线平台将收到的故障信息即时传到相应的电梯应急救援网点,指令故障区域内负责单位的专业维保技术人员赶赴现场排除故障、解救被困人员。救援工作完成后,由实施救援人员将信息传回接线平台,形成闭环。
落实单位:市局特设处、救援网络各成员单位。
落实时间:2013年3月31日前
(二)编制一部连环画
联合省特检院常州分院、常州市民俗研究会等单位,编制一部以安全乘用、文明乘用电梯为主题的电梯安全知识宣传连环画,通过“安全生产月”、“质量月”等大型活动进行广场宣传,采取进社区、进企业、进机关、进学校等形式,大量发放,大力宣传、普及电梯的安全乘坐知识和安全注意事项,不断提高广大市民文明、科学乘梯意识和能力。通过连环画还可使广大市民了解电梯的运行原理及现行的电梯安全监察法律、法规,使其提高对电梯监管规定的了解和执行的自觉性,不断提高社会公众主体责任意识、道德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落实单位:市局办公室、市局特设处
落实时间:2013年6月30日前
(三)细化一套方案
依据2011年、2012年考核的经验和发现的难点问题,完善、细化考核方案。电梯维保单位维保质量考核一是要加强对现场维保质量的考核。考核的重点从书面的管理资料上转移到现场的维保质量抽查上来,并将维保质量考核平台的安装和实际使用情况纳入考核内容;二是加强对使用单位和电梯乘客满意度调查的考核。通过对电梯实际使用者的满意度调查,检验电梯维保工作是否按时、按质完成;三是结合省质监局的电梯维保单位星级评定工作,将两项工作有机结合起来,部分考核内容可进行有效整合,在减少工作量的同时提升考核效率。
落实单位:市特种设备安全协会、市电梯协会
落实时间:2013年7月31日前
(四)建设一个平台
围绕提升电梯维保标准,建设一个电梯维保工作考核平台——电梯维保工作测评信息化系统(见附件),其主要内容为所维保电梯信息的管理、电梯维保计划、任务、工单、跟踪完成情况、汇报等全流程管理及电梯维保工作的动态监控管理等。电梯维保单位在每台电梯安装电子标签,当维保人员在现场完成维保工作后,需用手持读写器扫描电子标签进行记录,并及时将记录返回各公司管理部门,进而及时监控维保人员实际维保情况。电梯监管部门也可通过该平台监测各电梯维保单位对电梯实施的日常维护保养情况。
落实单位:市局特设处、各辖市(区)质监局、省特检院常州分院、市特种设备安全协会
落实时间:2013年9月30日前
(五)强化一项培训
与常州大学、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等在常高校合作,聘请相关专业教授、专家为全市电梯维保单位维保骨干人员授课,提升其专业技能。并通过个人技能比武、团体处理故障实践等方式提升广大维保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加强对维保人员的教育培训,使其能作为政府部门与电梯使用单位间的沟通桥梁,多向使用单位宣传电梯的安全使用知识和电梯节能知识,以及基本的救援常识,将我们的电梯救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