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智慧通企业创新管理服务网! 今天是: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政策 >> 生物技术和新医药
连载:“新医疗”医疗健康未来场景


来源:和君咨询

文:和君医药医疗研究中心  高级咨询师  薛源生


中国医疗大健康产业增长的逻辑将发生重构,“新医疗”将是未来的趋势和发展方向。作为医疗健康行业的从业者,必然要思考,如何在未来的医疗大健康行业之中占据一席之地,如何抓住“新医疗”的发展契机打造核心能力。


这一命题,我们将通过两个视角来阐述。第一个视角是以终为始,勾勒出未来的医疗场景,从未来医疗场景中寻找机遇。第二个视角是沿着医疗健康产业链梳理出值得进入的赛道。


本文将从第一个视角来阐述这一命题。要勾勒未来的医疗健康场景,我们从信息化视角、供给端视角、需求端视角和供应链视角全方位、立体式阐述。


一、信息化视角


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以及精准医疗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认为,未来的医疗健康服务将形成这样的一个图景:以医疗大数据、云计算为核心的“云-管-端+应用”的产业生态(如图1)。


在医疗大数据的指导下,医疗健康服务将更加精准,更加智能。未来,服务层将主要围绕两个场景进行:一是医院端,主要是重大难专疾病的诊治;二是家庭/社区端,围绕着预防干预和小急慢常疾病。也就是说,未来将有80%以上医疗健康服务将发生在家庭/社区端,谁掌握了家庭/社区端,谁将在未来的医疗健康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


从信息化视角出发,我们认为,未来有几类机会:

1、医疗大挖掘、大数据商务类:例如春雨医生、Healthkit等;

2、智慧医疗类:PPP模式参与区域医疗信息化、智慧医院等;

3、基层医疗类:连锁基层医疗机构、基层医疗服务创新模式等。



 图1:信息化视角下的未来医疗场景


二、供给端视角

   

1、供给端视角一:将出现全国性、生态化的中间市场组织


2-3家全国范围的生态化公司或叫做“中间市场组织”(协调市场需求和企业供给的企业,如滴滴打车软件比所有出租车公司的力量加总还要大,它扮演的角色更像是中间市场,企业办市场)。我们认为,未来,医疗服务领域也将出现全国性、生态化的中间市场组织。


对于大部分创业者而言,互联网医疗进入2.0时代,放弃做生态化创业的想法,除非有更大的资源,挑选并融入到已具规模的生态化企业中;在细分领域依然有巨大机会,可从互联网四种成型商业模式中寻找机遇。

 

图2:供给端视角:中间市场组织

    

2、 供给端视角二:巨无霸+特色专科+基层诊所

   

我们认为,未来,基于患者就医决策条件,巨无霸医院+基层诊所(向近性)将成为患者心智中的分级诊疗。


移动互联极大减小了信息差,就诊向品牌医院集中是民心所向,大医院体量增长至少还会持续十年,在政府对床位数量限制后,医院在做效率提升。非品牌医院面临转化,要么升级为品牌,要么向康复养老转化。



 图3:供给端视角:巨无霸+基层诊所


对于普通医疗服务而言,将更加分散化,基层医疗机构价值将更加凸显(老百姓要方便)。以台湾医疗服务格局为例,2011年台湾共有医院508家,基层诊所则有20183家,占比97.5%,典型的“大型医院+基层诊所”格局。


从供给端视角,我们认为“新医疗”的机会点:

1、基层医疗服务体系重建题材;

2、大型民营非营利医院。


三、需求端视角

    

站在消费者就医便利性角度,我们认为,消费者心智中的就医保健理想途径是:保健预防选周边,在线问诊、家庭医生和诊所负责“小急慢长”,而“疑难危重”选品牌医院和专家。

 

图4:需求端角度


中国现行的医疗体制侧重的是“疾病治疗”,对于“治未病”的预防干预往往不太感冒。因此,近年来社会资本办医的兴起,涉足医疗服务的上市公司的布局也主要在于医院和专科连锁,针对的是重大难专疾病。随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等政策的发布,提出关口前移,由“治疗”向“预防”转变,未来的机会点在于预防干预和小急慢常,在于基层医疗和健康管理。但关口前移,需面临消费者习惯需要逐渐养成等挑战。


从需求端角度,我们认为未来的机会点:

1、基层医疗服务;

2、预防干预和健康管理,尤其利好于当前的中小和初创公司。


四、供应链视角

    

随着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可穿戴设备、大数据、云计算等诸多技术的跨界融合,医疗产业链的联系日益强化,数据与服务的交互日益深入,传统的链式产业链将被打破,形成以患者为中心的“患者+医疗资源+云”的全产业链连通。



 图5:供应链视角:以患者为中心

    

站在供应链角度,我们认为“新医疗”的机会点:

1、参与生态型组织中的分工;

2、以投行思维延展商业模式(如供应链金融);

3、品牌建设估先选择渠道(社群),通过社群做消费者教育和转化。



客服热线:0519-83297678 18001502158 18994758929 传真号码:0519-83297678
主办:常州智慧通创新创业策划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地址:常州钟楼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710室 邮编:213000 苏ICP备11078573号
技术支持:易龙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