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当前位置:首页 >> 平台机构 >> 园区建设 |
产业园区“1.0”到“4.0”演变及第4代产业园区的八大特征 |
来源:产业服务平台 2020年7月6日
产业园区是产业与经济承载的主要载体,也是人才与项目的主要聚集地。随着经济发展与技术进步,产业园区的发展也在不断升级迭代。那么,当下的产业园区发展的了什么样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什么样的特征?
第一部分、产业园区“1.0”到“4.0”变革 从结构单一到产城融合
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为产业园区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我国沿海地区掀起新的一轮对外开放和引进外资的高潮,产业园发展迅猛;1999年,国家实行完全的分税制,出口退税、利用外资的调整,使得大批沿海地区的产业园发展遇到了新的挑战,这也预示着全新的第二代园区开始诞生。
三、3.0:功能复合的综合性园区(2001-2010年)
2001年,我国加入了世贸组织,进一步增强了我国产业园与世界经济的联系,这一时期的资本疯狂占领市场,产业园也得到了迅猛发展。由于产业园扩张速度较快,且管理不规范,2003年和2005年,国家对全国范围内部分产业园区进行了整顿清理,规范化产业园数量从6866家减少到1568家。
2011年,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印发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通知》,加快产业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园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 第四代产业园区八大特征
产业定位决定园区发展,对于聚集企业,吸引人才具有重大意义和价值。园区在空间设计、招商、服务、运营管理等方面越能够有所帮助。第四代产业园区通常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主要产业范围,相对于传统产业,“四新经济”对产业发展环境的要求更高,不仅需要硬环境,更需要人才、资本、服务等软性要素的匹配。 二、链接平台化。 第四代产业园区的产业主体具有多样性和强关联性两大特征: 一是产业主体具有多样性。在产业链整体企业配套的基本需求之外,还需要更多生产性服务企业和政府相关的配合和配套进行产业生态的整体完善。产业主体的多样性满足了高科技企业对要素的多样性需求,是园区生态网络得以形成的基础。
二是产业主体间具有强关联性。园区内各个生态系统的部分均能够实现出产业链上下游以外的企业业务往来,同时通过物联网和大数据等方式进行数据共享与运营,实现互联平台的建设,有效降低企业成本,提升园区整体效益。 三、空间交流化。 第四代产业园区通常具备去边界化和空间生活化的规划设置: 去边界化指园区设计设施方面模糊了各个功能区的边界概念,实现束缚感的突破,便于在各类场所均能够实现沟通交流。 空间内容生活化指通过设置茶桌、座椅、露天咖啡馆等生活化设施,给交流带来舒适感和放松感,提高交流效率。
四、商住平衡化。
第四代产业园区的产业特点决定了企业员工中高级白领的占比较大,生活品质和生活配套相比较于生产型制造业要求更高,职住分离、只重产业不重生活的园区已经难以适应需要,直接影响了园区的招商和人才吸引。 五、服务生态化。
第四代园区的服务体系通过初级服务、基本服务、生产性服务和生态化服务四个层次的园区服务体系,切实满足产业生态的需求。
图3:服务生态化平台
六、管理智慧化。
图4:管理智慧化示意图
信息技术在第四代产业园区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通过“智慧园区”的建设,铺设信息化网络,园区可以在通信、政务、产业服务、民生、节能环保等方面提供高度智慧化的管理。 由于产业园区的重资产属性,仅靠物业租售难以获得高额回报,轻重资产平衡已经成为园区商业模式的核心问题。 对于第四代产业园区而言,形成轻重资产平衡的多元化盈利模式已经成为园区长远发展的必然趋势。“四新经济”本身对于园区服务和资本服务具有较高的需求,为资本、园区服务等轻资产业务的开展创造条件;同时在产业发展的不同时期,园区需要对产业生态要素进行动态管理,销售去化比例过高不利于园区产业生态的维护。、
因此,形成轻重平衡,兼顾长期回报和短期现金流的多元化盈利模式是园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第四代产业园区通过股权合作、企业参与园区管理等措施,将园区利益与企业利益更加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
![]() |
客服热线:0519-83297678 18001502158 18994758929 传真号码:0519-83297678 主办:常州智慧通创新创业策划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地址:常州钟楼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710室 邮编:213000 苏ICP备11078573号 技术支持:易龙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