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1 智慧通企业创新管理服务网
您好,欢迎来到智慧通企业创新管理服务网! 今天是: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规划计划 >> 国家级 >> 其他
2017年近40个领域“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发布

 2017年近40个领域“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发布

2017-12-28 锐动源

 

1、《“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国发〔201643号)

总体目标:国家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大幅跃升,创新驱动发展成效显著,国家综合创新能力世界排名进入前15位,迈进创新型国家行列,有力支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主要任务有:1.培育充满活力的创新主体;2.系统布局高水平创新基地;3.打造高端引领的创新增长极;4.构建开放协同的创新网络;5.建立现代创新治理结构;6.营造良好创新生态。 


2、《国家“十三五”文化遗产保护与公共文化服务科技创新规划》(国科发社〔2016374号)

发展目标:到2020年基本建成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科技创新体系。从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与公共文化服务现状出发,以形成满足文化遗产保护与公共文化服务领域重大发展需求、解决行业重大问题的系统解决方案为重点,在基础研究、重大关键技术、国产专有装备、标准体系建设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主要任务有:1.基础理论研究;2.文化遗产价值认知;3.文化遗产保护修复;4.文化遗产传承利用;5.公共文化服务;6.人才基地与科研平台建设。


3、《“十三五”国家社会发展科技创新规划》(国科发社〔2016404号) 

总体目标是:社会发展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关键技术大幅突破,科技惠民更富成效,相关产业快速发展,科技支撑保障社会安全实现新突破。主要任务有:1.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2.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广;3.推进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创建;4.推进重点产业集聚发展;5.推进国际合作深入开展;6.推进社会化科学普及。

 

4、《“十三五”科技军民融合发展专项规划》(国科发资〔201785号)

发展目标:到2020年,基本形成军民科技协同创新体系,推动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科技深度融合发展格局。主要任务有:1. 完善科技军民融合体制机制;2. 推动规划计划的统筹衔接;3. 统筹布局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4. 实施科技军民融合重点专项;5. 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6. 加强科研平台共建共用;7. 推动科技基础资源的军民互通共享;8. 推动军民科技成果相互转化体系建设;9. 推进知识产权战略实施;10. 建设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平台;11. 鼓励建设军民融合新型科研机构;12. 探索科技军民融合金融服务模式;13. 完善军民创新人才培养使用机制;14. 建设科技军民融合新型智库;15. 加强科技军民融合制度建设;16. 完善科技军民融合政策环境。


5、“十三五”国家科技人才发展规划》(国科发政〔201786号)

R&D人员年人均研发经费由2014年的37万元/年提升到2020年的50万元/年。到2020年,适应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要求,初步形成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富有活力的科技人才队伍,科技人才培养体系和管理制度更加完善,在重点领域形成科技人才国际竞争优势。重点任务有:(一)加快科技人才队伍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突出”高精尖缺“导向,促进科学研究、工程技术、科技创业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协调发展,形成各类科技人才衔接有序、梯次配备、合理分布的格局。每年培训百万名高层次、急需紧缺和骨干专业技术人才;在全国建成一批技能大师工作室、1200个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培养1000万名高技能人才。(二)大力培养优秀创新人才。促进企业和职业院校成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双主体“。推行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双导师制“。完善高端创新人才和产业技能人才”二元支撑“的人才培养机制。更大力度实施国家”千人计划“、国家”万人计划“等重大科技人才工程。(三)重点引进高层次创新人才(四)营造激励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的良好生态”


6、《“十三五”先进制造技术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国科发高〔201789号)

“总体目标:按照”争高端、促转型、强基础“的总体目标,强化制造核心基础件和智能制造关键基础技术,在增材制造、激光制造、智能机器人、智能成套装备、新型电子制造装备等领域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关键技术与装备产品,形成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创新发展模式。1.增材制造;2.激光制造;3.智能机器人;4.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装备及成套工艺;5.新型电子制造关键装备;6.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7.智能装备与先进工艺;8.制造基础技术与关键部件;9.工业传感器;10.智能工厂;11.网络协同制造;12.绿色制造;13.先进制造科技创新示范工程”。

 

7、《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十三五”发展规划》(国科发高〔201790号)

发展目标:到2020年,国家自创区建设成为构筑国家先发优势的示范样板,为全国区域创新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和经验。国家高新区基本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基本建成若干全球创新高地、国家创新中心和区域创新中心。新升级国家高新区通过以升促建,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实现科技创新能力和经济创造能力持续较快增长。到“十三五”末,国家高新区数量达到240家左右。主要任务有:1.提升自主创新能力;2.优化创业孵化链条;3.集聚创新型人才;4.培育壮大市场主体;5.完善科技金融服务;6.构建创新型产业体系;7.加快建设科技产业新城区;8.扩大全球链接辐射;9.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8、《“十三五”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专项规划》(国科发高〔201791号)

支持建设10-20个国家级现代服务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企业技术中心。总体目标:到2020年,初步形成现代服务科学体系,理论技术水平大幅提高,生产性服务业、新兴服务业、文化与科技融合、科技服务业领域服务科学研究与实践能力进入世界前列。在重点领域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一批国际、国家标准和行业解决方案,支持建设10-20个国家级现代服务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企业技术中心。1.加强现代服务业理论研究和共性关键技术研发;2.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3.积极培育发展新兴服务业;4.推进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发展;5.着力做大做强科技服务业;6.完善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体系;7.强化现代服务业发展支撑体系。


9、“十三五”材料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国科发高〔201792号)

具体目标有:初步建立我国自主的基础材料与新材料体系。将我国重点基础材料高端产品平均占比提高15%-20%,减少碳排放5亿吨/年。形成专利3000项,制定标准和规范500项,建成500条产业化示范线,在重点领域培养15-20个团结协作的全链条攻关人才团队;聚集10-15个从事前瞻性技术创新的有活力的青年人才团队,形成研究和创新的人才梯队。培养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1000名。重点任务有:1.重点基础材料技术提升与产业升级;2.战略性先进电子材料;3.材料基因工程关键技术与支撑平台;4.纳米材料与器件;5.先进结构与复合材料;6.新型功能与智能材料;7.材料人才队伍建设。


10、“十三五”城镇化与城市发展科技创新专项规划》(国科发社〔2017100号)

总体目标:至2020年,城镇化与城市发展领域科技创新体系更趋完善,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科技进步对城镇化发展贡献率稳步提高。主要任务有:1.加强城市发展规律研究,提升城市及区域规划的前瞻性及科学性;2.加强关键技术集成研究,提升城市基础设施保障能力与空间效率;3.加强新技术应用研究,提升建筑品质及建造水平;4.加强大数据平台建设,提升城市智慧管理和社会治理能力;5.加强技术转化平台建设,提升科技成果产业化水平;6.加强国际合作与人才队伍建设,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11、《“十三五”公共安全科技创新专项规划》(国科发社〔2017102号)


总体目标:重点围绕公共安全关键科技瓶颈问题开展基础研究、技术攻关和应用示范;高通量人车物智能感知与安全风险防控、超深井超大矿山安全开采、载人用特种设备在线故障预警、多灾种耦合模拟实验等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自主研发一批重大应急技术装备;建设一批高水平科研基地和高层次科技人才队伍。1.加强基础研究;2.突破关键技术;3.着力成果转化;4.推进平台建设;5.深化国际合作。


12、“十三五”生物技术创新专项规划》(国科发社〔2017103号)

2020年,实现本领域整体“并跑”、部分“领跑”。基础研究取得重大原创性成果,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完善生物技术标准体系,培育一批具有重大创新能力的企业,基本形成较完整的生物技术创新体系,生物技术产业初具规模,国际竞争力大幅提升。1.生物医药;2.生物化工;3.生物资源;4.生物能源;5.生物农业;6.生物环保;7.生物安全。


13“十三五”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规划》(国科发创〔2017104号)

总体目标: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核心竞争力大幅度提升,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基本健全,区域产业协同创新水平进一步提升,新产业、新业态加快培育成长,科技与经济社会结合更加紧密。培育20家左右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在事关国家未来发展的重大产业技术领域建设20家左右战略目标明确、运行开放高效、资源整合能力强的国家技术创新中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提高到1.1%。重点任务有:1.实施培育创新型领军企业培育行动;2.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3.发展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4.实施科技型创新创业行动 ;5.实施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6.促进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


14、《“十三五”国际科技创新合作专项规划》(国科发外〔2017118号)

主要目标是:构建面向全球的科技创新体系,支撑和引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初步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和吸引力的科技创新聚集地;形成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国际科技创新合作新局面;支持企业深度参与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重点任务有:1. 助力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2.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3. 构建面向全球的科技创新合作体系;4. 积极参与并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5. 丰富完善科技援助内涵与方式,提升科技援外层次;6. 加快培育满足新形势需求的科技创新合作人才队伍;7. 优化形成覆盖创新全链条的国际科技合作平台网络;8. 推动构建深度融合的区域科技创新互利合作共同体;9. 推动企业科技创新走出去,助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15、“十三五”环境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国科发社〔2017119号)

 

全力打造一批符合现代市场模式的、具有衍生复制能力的创新型企业、科技创新平台与产业化基地。总体目标:针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面向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目标,以环境质量改善、风险控制与生态安全为重点,深化与民生密切相关的环境健康、化学品安全、全球环境变化等重大生态环境问题的基础研究,突破一批环境污染防治、生态保护与恢复、循环经济、环境基准与标准、核与辐射安全监管等关键核心技术,形成面向重点区域环境问题的整体技术解决方案,融合技术与机制创新,建立一支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工程应用、产业开拓人才互补的高水平人才队伍,全力打造一批符合现代市场模式的、具有衍生复制能力的创新型企业、科技创新平台与产业化基地,为我国环境污染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和环保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重点任务有:1.大气污染成因与综合控制;2.水环境质量改善与生态修复;3.土壤污染防治与安全保障;4.退化生态环境恢复与生态安全调控;5.废物综合管控与绿色循环利用;6.化学品风险控制与环境健康;7.环境国际公约履约;8.核与辐射安全监管;9.环境基准与标准体系建设;10.重点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11.创新基地建设与人才培养;12.国际合作网络构建。


16、《“十三五”应对气候变化科技创新专项规划》(国科发社〔2017120号)

 

推动减缓和适应技术的创新与推广应用,降低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和风险;完善应对气候变化科技创新的国家管理体系和制度体系,形成基础研究、影响与风险评估、减缓与适应技术研发、可持续转型战略研究相结合的全链条应对气候变化科技发展新模式。


17、《“十三五”交通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国科发高〔2017121号)

发展目标有:具备国际竞争优势,具备交付运营时速400公里及以上高速列车及相关系统,时速120公里以上联合运输、时速160公里以上快捷货运和时速250公里以上高速货运成套装备;2020年乘用车新车平均油耗优于5/100公里;到2020年,智能交通技术普及率增长30%,综合交通运输效能提升20%,亿车公里事故率降低10%。重点任务包括:1.轨道交通;2.道路交通;3.水运交通;4.空中交通;5.综合交通运输与智能交通。


18、《“十三五”资源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国科发社〔2017128号)

发展目标有:水资源综合利用方面,示范区水资源利用效率提高15%以上,形成50亿m3的水资源当量效益;资源勘查方面,研发一批深部矿产勘探急需的装备,主要装备取代国外产品,市场占有率大于80%;实现深部3000米勘探、5000米勘查和资源评价能力;油气与非常规油气资源方面,研发一批高效自动化钻测录井与采油技术和装备,主要装备取代国外产品60%以上;煤炭资源绿色开发方面,商品煤洁配度超过50%80%以上的低品质煤退出市场或实现洁净利用;金属资源清洁开发方面,突破1500m深井开采等关键技术与装备;资源循环利用方面,攻克大宗工业固体废物循环利用技术,建立矿冶固体废弃资源循环利用技术体系,资源综合利用率达到50%以上。主要任务包括:1.深地勘探;2.绿色开发;3.智能装备;4.综合协调。


19、《“十三五”海洋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国科发社〔2017129号)

总体目标:按照建设海洋强国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开展全球海洋变化、深渊海洋科学、极地科学等基础科学研究,显著提升海洋科学认知能力;突破深海运载作业、海洋环境监测、海洋生态修复、海洋油气资源开发、海洋生物资源开发、海水淡化及海洋化学资源综合利用等关键核心技术,显著提升海洋运载作业、信息获取及资源开发能力;集成开发海洋生态保护、防灾减灾、航运保障等应用系统,通过与现有业务化系统的结合,显著提升海洋管理与服务的科技支撑能力;通过全创新链设计和一体化组织实施,为深入认知海洋、合理开发海洋、科学管理海洋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建成一批国家海洋科技创新平台,培育一批自主海洋仪器设备企业和知名品牌,显著提升海洋产业和沿海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具体目标有:开展全海深潜水器研制及深海前沿关键技术、深海通用配套技术、深远海核动力平台关键技术等研究,开展1000-7000 米级潜水器作业及应用能力示范,形成3-5个国际前沿优势技术方向、10个以上核心装备系列产品;开展海洋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形成1500米到3000米深水油气资源自主开发能力。

 

20、《“十三五”国家科普与创新文化建设规划》(国科发政〔2017136号)

 

发展目标:到2020年,科学精神进一步弘扬,创新创业文化氛围更加浓厚,以青少年、农民、城镇劳动者、领导干部和公务员、部队官兵等为重点人群,按照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以到2020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超过10%为目标,广泛开展科技教育、传播与普及,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整体水平。国家科普研发、创作能力和科学传播水平显著提高,科普基础设施体系基本形成,科普基地布局更加合理,科普体制机制进一步优化,公益性科普事业和经营性科普产业统筹协调发展,关注创新、服务创新、支持创新、参与创新的良好社会氛围基本形成。


21、《“十三五”食品科技创新专项规划》(国科发农〔2017143号)

发展目标有:1.科技对食品产业发展的贡献率超过60%2.依靠科技进步,实现规模以上食品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5万亿元,预期年均增长7%左右。

 



22、“十三五”中医药科技创新专项规划》(国科发社〔2017146号)

发展目标有:1.加速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发展;2.构建更加符合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特点的研究模式和技术体系。


23、《“十三五”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专项规划》(国科发社〔2017147

通过“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和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基地与人才专项等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的实施。

24、《“十三五”健康产业科技创新专项规划》(国科发社〔2017149号)

 

发展目标有:1.攻克10-15项重大关键共性技术,发展20-30项前沿性技术;2.重点开发8-10个原创性新药产品、10-20项前沿创新医疗器械、50种高端健康产品;3.培育5-10个有国际影响力的健康品牌企业集群,建立10-15个健康产业专业化园区。


25、“十三五”技术市场发展专项规划》(国科发火〔2017157号)

发展目标有:1.强化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市场化服务;2.全面推进全国技术转移一体化建设。


26、“十三五”国家基础研究专项规划》(国科发基〔2017162号)

发展目标有:1.重要领域方向跻身世界先进行列;2.整体水平向并跑和领跑为主转变。


27、“十三五”农业农村科技创新专项规划》(国科发农〔2017170号)


发展目标有:到2020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以上,农业科技创新整体实力进入世界前列,有力支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目标实现。


28、“十三五”技术标准科技创新规划》(国科发基〔2017175号)

发展目标有:研制国际标准200项以上,推动1000项以上中国标准被国外标准引用、转化,或被境外工程建设和产品采用;建设50个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


29、“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基地与条件保障能力建设专项规划》(国科发基〔2017322号)

发展目标有:到2020年,形成布局合理、定位清晰、管理科学、运行高效、投入多元、动态调整、开放共享、协同发展的国家科技创新基地与科技基础条件保障能力体系。主要任务有:1.推动国家科技创新基地与科技基础条件保障能力体系建设;2.加强科学与工程研究类国家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包括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3.加强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类国家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包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4.加强基础支撑与条件保障类国家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包括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5.加强科技基础条件保障能力建设;6.全面推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和高效利用;7.加强部门和地方的科技创新基地与条件保障能力建设。


30、“十三五”综合防灾减灾科技创新专项规划》(国科办社〔201739号)

 

主要目标有:初步形成两大成灾理论体系模型;初步形成六大核心防灾减灾技术方法体系;进一步推进防灾减灾技术应用示范与推广;推进关键技术应用于防灾减灾主要业务工作平台并实现技术升级;促进基地建设和人才培养。重点任务有:1.自然灾害孕育演化与致灾机理的理论研究;2.防灾减灾技术系研发与创新;3.防灾减灾服务平台建设与信息共享;4.技术示范、应用推广与产业化;5.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防灾减灾技术合作;6.基地建设与人才培养。


31、“十三五”医疗器械科技创新专项规划》(国科办社〔201744号)


主要目标:加速医疗器械产业整体向创新驱动发展的转型,完善医疗器械研发创新链条;突破一批前沿、共性关键技术和核心部件,开发一批进口依赖度高、临床需求迫切的高端、主流医疗器械和适宜基层的智能化、移动化、网络化产品,推出一批基于国产创新医疗器械产品的应用解决方案;培育一批基于国产创新医疗器械产品的应用解决方案;培育若干年产值超百亿元的领军企业和一批具备较强创新活力的创新型企业,大幅提高产业竞争力,扩大国产创新医疗器械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引领医学模式变革,推进我国医疗器械产业的跨越发展。前沿技术突破,1-3项原始创新技术,10-20项前沿关键技术;创新产品研发,10-20项前沿创新产品,主流高端产品全面国产化;竞争能力提升,培育8-10家大型医疗器械企业集团,建立8-10个医疗器械科技产业集聚区。


32、《国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十三五”发展规划》(国科办高〔201755号)

总体目标:到2020年,围绕大众创新创业需求,完善多类型、多层次的创业孵化服务体系,汇聚国内外资源、融合全球各类孵化要素,以强化导师辅导与资本化服务促进高水平创业,以打造一支职业化孵化队伍提升服务能力、质量和效率,以孵化未来、成就梦想的孵化文化引领更加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激发创业企业和高成长企业大量涌现,催生新技术、新服务、新产品、新产业快速发展,成为大众创新创业的主阵地、创新模式的试验田、创业文化的引领者、新经济的动力源。五年累计新增孵化创业企业和创业团队20万个,孵化毕业企业达5万家。重点任务有:1.服务大众创业,支持孵化器多元化发展;2.优化金融服务,推进投资孵化融合发展;3.提升孵化质量,带动创业服务精益发展;4.促进开放协同,加速创业孵化生态发展;5.增强区域合作,构建孵化器协调式发展;6.融入全球网络,注重孵化器国际化发展;7.推动改革创新,促进孵化器可持续发展;9.强化自律规范,形成孵化行业健康发展。


33、《半导体照明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发改环资〔20171363号)

 

发展目标有:到2020年,形成1家以上销售额突破100亿元的LED照明企业,培育1-2个国家知名品牌,10个左右国内知名品牌。


34、《“十三五”全国司法行政科技创新规划》(司发通〔201778号)

发展目标有:到2020年,实现司法行政领域关键技术大幅突破,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更加科学,科技创新及应用成为司法行政改革发展重大支撑。1.发展智能高效监管安防技术;2.发展矫正戒治科技支撑技术;3.发展公共法律服务科技支撑技术;4.发展法治宣传科技支撑技术;5.发展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科技支撑技术;6.发展先进可靠的司法鉴定技术。


35、《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五年(2017-2021年)发展规划》(国科发社〔2017204号)


发展目标有:到2021年底,针对重大需求,在主要疾病领域和临床专科统筹建成100家左右的中心,引导建设分中心,针对区域特有重大疾病建设省部共建中心;开展20-30项万人以上规模的疾病人群队列研究,开发50-80项疾病综合治疗方案,研究制定不少于15项国际水平的临床实践指南,普及推广一批医学科技成果。1.中心布局;2.开展高水平临床研究;3.建设医学研究平台;4.培养领军人才和团队;5.普及推广行动;6.国际科技合作和交流;7.促进医学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3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三五”发展规划》

“三个并行”的总体目标:2020年达到总量并行,即学术产出和资源投入的总体量与科技发达国家相当,学科体系更加健全,奠定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科学基础。2030年达到贡献并行,即力争中国科学家为世界科学发展做出可与诸科技强国相媲美的众多里程碑式贡献,形成若干引领全球学术发展的中国学派,助推我国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2050年达到源头并行,即对世界科学发展有重大原创贡献,有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源头创新工作,为我国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提供源头支撑。1.培育创新思想;2.培养创新人才;3.打造先进工具;4.推动交叉融合;5.拓展国际合作。


37、《国土资源十三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国土资发〔2016100号)

“十三五”国土资源科技创新的总体目标是:深地探测、深海探测、深空对地观测战略科技领域创新能力跻身先进国家行列,土地科技水平显著提升,科技综合管理迈出实质步伐,创新活力竞相迸发,成为引领国土资源事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有力支撑“十三五”国土资源发展目标实现。


38、《中国地质调查局“十三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

 

“十三五”期间地质调查工作的总体目标:围绕支撑国家能源资源安全和国土资源中心工作,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地质科技前沿领域创新能力,用“十大计划”聚焦并服务“六大需求”,用科技创新解决重大资源环境问题和地球系统科学问题。力争到2020年,地质科技整体水平进入世界前五位,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重要资源环境领域地质科技水平进入世界领先行列;到2030年,地质科技整体水平进入世界前两位,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开发和地球深部探测等领域地质科技成为世界领跑者;到2050年,建成世界地质科技强国。


39、《公安科技创新“十三五”专项规划》

发展目标有:通过421专项”、“221工程”与“521计划”的实施,突破100项以上重大关键技术,创建100个以上科技创新示范单位,建成高水平公安科技创新人才队伍;促进技术与装备应用的智能化、数据化、网络化、集成化、移动化;提升公安工作智能感知、立体防控、快速处置与精准服务能力;推动风险防控从被动响应向主动预防转变、指挥决策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变、安全治理从人力密集向科技集约转变、侦查破案从循迹追踪向精准发力转变。


40、《中国金融业信息技术“十三五”发展规划》(银发〔2017140号)

发展目标有:适应金融国际化、市场化和综合化的趋势,按照金融改革发展要求,抓住新技术应用带来的机遇,积极稳妥推进技术优化升级,夯实重要金融信息基础设施,加快落实金融标准化和网络空间安全战略,提升金融信息技术治理水平,助力普惠金融、绿色金融发展,到“十三五”期末,全面建成安全稳定、技术先进、集约高效的金融信息技术体系。主要任务有:1.完善金融信息基础设施,夯实金融服务基石;2.健全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增强安全生产和安全管理能力;3.推动新技术应用,促进金融创新发展;4.深化金融标准化战略,支持金融业健康发展;5.优化金融信息技术治理体系,提升信息技术服务水平。


41、《建筑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建市〔201798号)

 

今后五年建筑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包括:全国建筑业总产值年均增长7%;到2020年建筑业中级工技能水平以上的建筑工人数量达到300万;甲级工程勘察设计企业,一级以上施工总承包企业技术研发投入占企业营业收入比重在“十二五”期末基础上提高1个百分点。主要任务是:1.深化建筑业体制机制改革;2.推动建筑产业现代化;3.推进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4.发展建筑产业工人队伍;5.深化建筑产业“放管服”改革;6.提高工程质量安全水平;7.促进建筑企业转型升级;8.积极开拓国际市场;9.发挥行业组织服务和自律作用。



美编:范琪

编辑:杨扬

审核:李建荣



来源:锐动源编辑部

客服热线:0519-83297678 18001502158 18994758929 传真号码:0519-83297678
主办:常州智慧通创新创业策划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地址:常州钟楼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710室 邮编:213000 苏ICP备11078573号
技术支持:易龙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