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1 智慧通企业创新管理服务网
您好,欢迎来到智慧通企业创新管理服务网! 今天是: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政策速递 >> 江苏省 >> 农业农村厅
关于加快推进农机“两融两适”促进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发展的指导意见


各设区市、县(市、区)农业农村局: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国发〔2018〕42号)、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苏政发〔2019〕46号)等文件精神,加快推进农机“两融两适”(农机农艺融合、机械化信息化融合、农机服务模式与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相适应、机械化生产与农田建设相适应),促进农业机械化向全程全面高质高效转型升级发展,现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进一步明确农机“两融两适”发展的目标任务

农机“两融两适”是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发展的重要举措,是促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与必然选择。当前,我省农业机械化已进入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发展的关键时期,推进农机“两融两适”,有助于破除农机化转型升级的制约因素,推动先进适用农机装备与技术的普及应用,提升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现代化发展的进程和质量。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坚持“规划引领、上下联动、协同推进、融合发展”的原则,深入推进农机“两融两适”,实现农业“生产标准化”“作业机械化”“管理智能化”“服务社会化”“设施宜机化”,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装备与技术支撑。

到2025年,全省力争建成60个左右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提档升级先行县(市、区),70个左右特色农业机械化先行县(市、区)。研究制定机艺融合规范标准60个以上,建立300个智能农机示范基地,完成“宜机化”建设农田面积500万亩,建设1000个“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中心。农机农艺智能化融合发展的生产技术体系逐步健全,农机“两融两适”发展的总体格局日趋完善。

二、加快推广农机“两融两适”的装备与技术

强化薄弱环节农机装备与技术的研发、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着力补短板强弱项,提升农机装备与技术供给能力。

主要农作物方面:侧重大型动力机械、多功能一体化复式作业机、高速精量播种(载植)、新型耕整地、精准变量施肥施药、绿色烘干、油菜轻简化种植、花生收获、大豆播种与收获等机械化装备及配套农艺技术的示范推广。

设施农业方面:侧重于标准化设施以及蔬菜种子处理、育苗、移栽、施肥、收获、储运等机械化装备与配套农艺技术示范推广。

果茶桑方面:侧重于田间管理、有机肥深施、果品采收、储运、分级分选等机械化装备与配套农艺技术示范推广。

畜禽养殖方面:侧重于畜禽自动饲喂、精准环控、养殖信息监测、动物疫病防控、水禽笼养、定量定位饲喂、畜禽产品自动化采集加工、粪污养殖废弃物收集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等机械化装备与配套农艺技术示范推广。

水产养殖方面:侧重于自动化育苗、智能投饲、水质监控、水产品捕捞、水草栽种与收割、水产品分拣、尾水处理等机械化装备与配套农艺技术示范推广。

智能农机方面:侧重于自动导航、无人驾驶、精准作业、智能监测、物联网、“互联网+农机作业平台”等机械化信息化融合装备与配套农艺技术示范推广。

三、加快推进农机农艺多层次全方面深度融合

整合农机农艺资源和力量,加强协同配合,加快建立和完善农机农艺融合发展的生产技术体系。一是在思路模式上融合。农机要服务产业发展,特别是在机械化程度较低的产业及领域,不断研发、改进、更新农机装备与技术,形成农机农艺融合生产模式,发展农业机械化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当某些作物、环节的农机装备技术已较为成熟、性能较为先进时,农艺要在品种、种植制度、栽培模式、技术措施方面做出调整、改进以适应机械化生产作业。二是在标准规范上融合。农机方面要梳理现有规范标准,就重点产业、关键环节农机装备先进性、配套适应性等方面提出需求建议并配合做好标准规范的修订完善。农艺方面要牵头并联合农机等方面,从适宜品种、耕作制度、栽培技术、养殖模式、生产工艺以及适宜机械化等方面制定完善农机农艺融合系列标准规范,力争建立覆盖农业生产全过程、全方位、全领域的农业机械化生产标准规范。三是在推广应用中融合。农机技术推广过程中,农机具的选型配套要尽可能地满足当地农艺要求,促进新的农艺技术的推广应用,同时农机装备技术的更新要不断满足和适应农艺技术的进步和发展需求。农艺技术推广过程中,要将适宜机械化作业和农机装备成熟度作为重点,主推品种、栽培、工艺和装备融合较好的农艺技术,推动农艺技术进步与农机装备同步发展。四是在培训示范中融合。农机方面举办的培训既要有农机方面的内容,也要培训相应的农艺内容,使农机人员既懂农机也懂农艺,反之农艺方面也是如此。要联合建设一批机艺融合示范基地,加快机艺融合科技成果转化、技术试验推广、服务机制创新,示范引领农机农艺融合发展。

四、加快构建机械化信息化融合体制机制

抓住机械化信息化融合的契机,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智能化,推动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一是坚持规划引领。近年来中央、省委一号文件均要求加快智能化农业机械研发、应用和推广智能农机装备与技术。要结合当地实际,加快研究制定“十四五”智能农机发展规划,引领当地农业机械化智能化发展。规划建设智能农机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在大田作物、水产养殖、畜禽养殖等领域分类建设机械化智能化应用示范基地,在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中率先建设一批智能/无人农机“示范农场”。二是争取财政扶持。各地要积极争取财政支持,在智能农机系统平台的研发、智能终端设备的购置、技术支持和运维、操作人员培训等方面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加快推动农业机械化智能化发展。同时,也要积极探索市场化运行模式,吸引民间资本投入,确保智能农机系统能够持续健康运行。三是加强协调配合。机械化信息化融合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农业农村部门、农业信息机构、互联网服务公司、农业农机推广机构等多方密切协作才能落地见效。要加强智能农机工作的顶层设计和组织领导,指导互联网服务公司加大系统的开发、终端设备安装、技术服务等工作,协调农业信息机构做好智能农机系统与现有农业信息系统的接入、运维等工作,明确农业农机推广机构抓好终端设备的安装、组织培训、推广应用等工作。

五、加快建设农业“宜机化”融合发展基础设施

以农机作业高质高效便利化、农业基础设施“宜机化”为目标,加快构筑良种良机良地良法高度融合、相互适应的农机化高质量发展格局。一是引导培育“宜机化”品种。围绕适宜机械化播种、中耕植保、收获、秸秆处理、籽粒烘干以及初加工等需求,从品种粒型、株型、抗性、成熟一致性、脱粒难易程度等方面,提高新品种宜机化特性。二是制定完善“宜机化”标准规范。加强高标准农田、设施农业、畜牧与水产养殖设施等方面制度、标准、规范和实施细则的制修订,进一步明确田间道路、桥涵闸、田块长度宽度平整度、无人植保飞机停机坪、农田内外“三沟”排灌设施建设、农业设施大棚及畜牧与水产养殖等“宜机化”要求。三是扎实推进“宜机化”建设。以标准规范推动新建一批“宜机化”基础设施,改造一批旧的基础设施,加强建设监理和验收评价,扎实推动农田地块小并大、短并长、陡变平、弯变直和互联互通,加大设施农业园区和设施大棚标准化、“宜机化”改造和建设,扩展大中型农机运用空间。四是加强基础设施“宜机化”配套。加强县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集农机具存放和维修、农作物育秧育苗以及农产品产地烘干和初加工等为一体的“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并纳入高标准农田建设范围,提高农业生产全产业链服务水平。

六、加快发展与适度规模经营相适应的农机服务

培育发展各类农机服务新主体、新模式、新业态,推进农机服务向农业生产全过程、全产业和农村生态、农民生活服务领域延伸。一是培育新主体。要培育壮大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社、农机作业公司等多种农机服务主体,引导农机服务主体之间通过机具共享、服务联盟等方式组建相对稳定的农机服务联合体。鼓励企业、社会资本等与农机服务主体合作建设资源集聚、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农机服务综合体。二是探索新模式。探索发展“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模式,为农户提供全程机械作业、农资统购、培训咨询及贮藏加工、产销对接、金融对接等产前产中产后“一站式”服务。鼓励企业、社会资本与农机服务主体通过“企社共建”等形式共同开展农机作业、专业维修、农机租赁服务。支持农机服务主体通过“联耕联种联营”“全托管”“土地流转”等多种形式的农机社会化服务,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三是发展新业态。大力推行“互联网+联农机服务业态,完善“农机直通车”等农机服务调度管理信息平台。鼓励开发综合性农业生产服务平台、农机类APP等,实现在线购机、培训、作业接派单、维修等服务,促进作业农机有序流动和提供快捷便利服务。积极探索特色农业机械化社会化服务模式,培育特色农业机械化新型生产与经营服务主体。

七、加快形成合力推进农机“两融两适”工作格局

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整合相关资源,集聚各方力量,加快形成系统推进农机“两融两适”协调发展的工作格局。一要建立协调配合机制。要建立由农机、种植、种业、渔业、畜牧、农田建设等相关内设机构和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的农机“两融两适”协调发展工作机制,加强沟通协调,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工作合力,协调解决农机“两融两适”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二要构建技术指导机制。省级已成立特色农业机械化专家指导组,对推进农机“两融两适”转型升级发展进行技术指导。各地要结合农业产业发展实际,成立相应专家指导组,加强农机“两融两适”相关装备与技术研究、标准和规范制定、技术培训和指导、决策咨询等工作,形成上下联动、相互支持、协调推进的技术指导机制。三是形成统筹联动机制。要将农机“两融两适”纳入“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和考核内容。要在农业农村项目立项、标准和规范制定以及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绿色高质高效创建、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工作中,充分体现农机“两融两适”内容。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加大农机“两融两适”扶持力度。加快培育农机“两融两适”典型,加大宣传,及时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的成熟经验,加强示范引导,提高农民参与推进农机“两融两适”发展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江苏省农业农村厅

2020年7月10日

来源:厅农机装备处

客服热线:0519-83297678 18001502158 18994758929 传真号码:0519-83297678
主办:常州智慧通创新创业策划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地址:常州钟楼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710室 邮编:213000 苏ICP备11078573号
技术支持:易龙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