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1 智慧通企业创新管理服务网
您好,欢迎来到智慧通企业创新管理服务网! 今天是: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独家推荐
未来五年十大产业将迅速崛起

 

消息来源:常州市发改委网站  时间:2012年6月8日

未来五年十大产业将迅速崛起

 

  一场更为深刻、波澜壮阔的产业变局已然展开,预估未来五年至少有十大产业将迅速崛起,规模过万亿,率先布局者或在新机遇中拔得头筹。
  一是城市化过程中的智能化。地方主导的造城运动已拉开序幕,特别是大中城市,正积极策划智慧城市的美好蓝图。这意味着交通联网化、楼宇自动化、电网智能化、物流集成化、住宅人性化等城市建设将如火如荼,单智能交通就以每年千亿的速度增长。而从智能电网看,“十二五”我国的投资额高达2万亿,将形成核心技术产业2000亿元,仅需改造的变电站就超过百万个,智能电表更不计其数!再加上,内嵌芯片、无线射频等智能物件超过万亿个,智慧城市的“天罗地网”无疑将产生万亿元的产业机会。
  二是轨道交通建设。伴随各地竞相上马轨交项目,到2015年京沪深等40多个城市将建设96条轨交线路,规划里程2600公里,投资额高达1.27万亿元。北京就在原有十余条地铁上再添5条,确保四环内每500米就有一座地铁站。城市轨交无疑将步入黄金期,带动轨道设备、信号系统等年销售产值过千亿,单地铁车辆年均需求就将达2000辆。更何况十二五铁路新线投产3万公里(普铁2万,高铁1万),按普铁5000万/公里、高铁1亿/公里、配套5000 亿匡算,2.5万亿产值将喂饱轨交产业链各环节。
  三是视屏监控产业。相较于伦敦CBD密集5万个交通探头,我国一线城市仍在追赶中,重庆计划再添50万个探头,成都4566万用于电子警察二期工程,单广东就需新增96万个探头,产值300亿,若再算上二三线城市才刚兴起第一波,这一产业何止千亿?何况交通只占视频监控市场15%,又有多少银行、商场、医院、学校等待装上“火眼金睛”!而实际上,视频监控产业一边沿模拟化——数字化——IP网络化——高清化发展,一边从“卖产品卖设备”转变为“做运营卖服务”,仅升级换代的需求也将让供应商赚得盆满钵满。
  四是从IPV4到IPV6的替代。鉴于IPV4的2³²个地址已被耗尽,IPV6因2128个地址而成为下一代物联网的坚实基础。我国计划到2015 年实现IPV6大规模商用,势必引发新一轮的网络基础建设。据测算,一个30万宽带用户的城市IPV6改造至少需5000万元,230个城市就需115亿元,若包括路由器、终端设备等,IPV6从试点到全面商用投资逾1600亿元,电信运营商的主干网改造就将是千亿级投资。后续IPV6与云计算、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创新,更将酝酿移动电子商务等新型运营服务业,规模过万亿就不在话下。
  五是光电子产业。相较于20世纪微电子改变世界,21世纪光电子将成主导产业。且不说芯片用激光传输数据破解集成极限,仅光进铜退的宽带中国战略就将带来光通信的发展高峰。倘若2015年城市家庭带宽达20M,农村4M,东部发达城市100M,那么年均新建3G基站就将达15万个,拉动光纤光缆 1800万芯公里,单厦门光电产业就突破千亿。如今武汉光谷的光纤光缆生产规模就已居全球第二,2015年企业总收入破万亿,若再加上光存储、光显示、光影像,我国将一举坐上光电产品消费和生产的头把交椅。
  六是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国家规划2015年达4万亿,其中云计算就预估达万亿,因为云计算将改变整个信息业:一方面,云计算将信息集中化,各种云数据中心将迅速崛起,从而拉动路由器、服务器等生产;另一方面,云计算本质是商业模式,对互联网应用的嫁接将催生云杀毒等各种云服务,以致未来5年80%的新软件通过云获得。再加上北京“祥云”、上海“云海”、深圳“鲲云”,各地竞相进入云产业,未来公共云和私有云的投入将是IT总体市场的4-5倍,云产业无疑将是各路英雄必争之地。
  七是新材料产业。“十二五”规划培育高性能纤维等六类新材料,形成2.5万亿产业群链条。毕竟新材料是传统产业升级的基础,也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命脉。前者在于新材料嫁接如碳纤维之于汽车,超导之于电网,就连纳米应用都已从建筑到微电子无所不包,新材料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或将如火如荼。后者则在于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能源等需求,单新能源车每年就需隔膜1亿平米、正极材料1万吨、碳基负极材料4000吨。而为解决材料紧张,中国的突破点仍在循环材料,或催热再生金属、电子垃圾等城市金矿。
  八是新能源汽车。相比美国走氢燃料,日本走混合动力,我国试图以纯电动“弯道超车”,虽然“十二五”规划新能源车产销仅超50万辆,但仅锂电池就有三千亿到一万亿的空间。因为环保大整顿或将使铅酸蓄电池企业减少2/3,一旦电动车都换上锂电、储能电站大规模兴建,对锂电池的需求就将是几何级数增长。再加上,新能源车的普及势必带来充电站(桩)的建设浪潮,北京就将建设256个充电站,210个配送站,4.2万个充电桩。可见,若加油站都变成充电站,其引发的基建投资就不止千亿了。
  九是绿色建筑。由于建筑耗能占碳排放27%、建筑节能又最经济,因而在政策扶持下,绿色建筑步入快车道。一来,我国绿色建筑比例不足1%,现有400 亿平米建筑估计至少1/3需节能改造,由此释放1.5万亿的市场空间;二来,按规划,公益性建筑和保障房将全面执行绿色标准,2015年新增绿色建筑10 亿平米以上推广高强钢、高性能混凝土等绿色建材,推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和住宅产业化,无疑将带动新型建材、新能源、节能服务等产业发展,单外墙保温材料的年均市场容量就将高达1700亿元。
  十是环境污染治理。“十二五”环保投资就超3.4万亿元,其中污水处理等八大重点领域将达万亿。仅脱硫设备就有750亿元,脱硝市场至少850亿元,加之在电站锅炉大修过程中还需对除尘器、脱汞等环保设备进行更新,初步估算火电站环保设备的市场规模就有2000亿元。此外,我国将建成1500个 PM2.5监测点,一台PM2.5监测仪器的价格在15-25万元/件,进口占有率70%,仅PM2.5仪器的市场空间就有3亿元,显然,环保产业化阶段,不仅相关设备制造、工程建设受益,环境税的征收也将迫使企业等加大环保投入。
  综上十大产业,前三者围绕城市化的基础投资,虽然进入门槛高(涉及政府采购、央企垄断),但产业更实在、可行性高而风险低,适合于有一定人脉(能拿到项目)、资本、资源(工程分包)者投资。
  紧随其后的三大产业皆涉及互联网,鉴于IPV6、云计算、光存储等都需仰仗技术和模式的创新,这基本有方向没路径,很容易被异化成概念炒作,当然也不乏网络改造等基建项目的香饽饽。
  而相比互联网的虚拟化,新材料和新能源车就更“落地”,但这两大产业的问题在于被高科技、高成本、高投入绑架而很难商业化推广,即便成本降下来也可能缺乏产业化基础,当前新能源车叫好不叫座已是前兆,资本被蒸发的风险大大提高。
  至于绿色建筑和环境治理,如今还处于政策驱动(靠政府投资和补贴)阶段,若无市场接力或后继乏力。不过,一旦从政策切换到市场引擎(如建筑全面执行绿色标准),那么就将出现爆发性增长的空间,先入者无疑将“日进斗金”。
  此外,地理信息、生物制造、通用航空、健康产业等未来也可能超过万亿。

      (据福卡研究报告)

 

 

客服热线:0519-83297678 18001502158 18994758929 传真号码:0519-83297678
主办:常州智慧通创新创业策划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地址:常州钟楼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710室 邮编:213000 苏ICP备11078573号
技术支持:易龙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