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1 智慧通企业创新管理服务网
您好,欢迎来到智慧通企业创新管理服务网! 今天是: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规划计划 >> 江苏省 >> 发改委
江苏省“十二五”物流业发展规划

 

江苏省“十二五”物流业发展规划

  “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既是我省全面实现小康并向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的重要时期,也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加快发展物流业,对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增强区域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根据省委、省政府全力实施“转型升级工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部署,依据《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特编制本规划(2011-2015年)。

  第一章 发展基础和环境

  第一节 发展成就

  “十一五”以来,我省把大力发展物流业作为落实“服务业提速计划”的重要内容,健全工作机制,明确目标任务,完善扶持政策,优化发展环境,推动物流业平稳快速发展,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流保障。

  一、规模效率持续提升。“十一五”期间,全省物流规模不断扩大。全省社会物流总额累计达431783.6亿元,比“十五”期间增长155%,年均增长18.2%,其中,2010年全省社会物流总额达116226.3亿元,约占全国的9.3%。物流业贡献份额逐年提高。“十一五”期间,全省物流业增加值由1361.2亿元扩大到2659.5亿元,占GDP比重由6.3%提高到6.5%。物流运行效率明显提高。“十一五”期间,全省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由17.8%下降到15.5%,其中,2010年全省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3个百分点。

  二、重点项目持续推进。“十一五”期间,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之后,针对国家《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提出的九大物流业重点工程,全省围绕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城乡配送、大宗商品和农村物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等重点领域,加大对重点项目的扶持和推进力度,有力带动和支撑了物流业的发展。物流服务专业化、规模化水平明显提高,全省形成了一批较有影响力的本土第三方物流企业。现代化物流方式广泛应用,物流配送体系不断完善。农产品区域物流网络初步形成,冷链物流初具规模,粮食仓储物流能力逐步提高。南京、无锡、苏州、南通等地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成效显著,全省物流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快,公共服务能力不断增强。条形码、智能标签、自动拣选、无线射频识别等先进适用的物流技术逐步推广应用,集装箱运输、甩挂运输及多式联运等现代化运输方式快速发展。

  三、运营主体持续壮大。“十一五”期间,一批具有现代经营意识的物流企业快速成长,形成了所有制多元化、服务网络区域化和服务模式多样化的物流企业群。2010年,全省主营业务收入超亿元的物流企业达132家,136家省级重点物流企业平均业务收入3.66亿元,平均利税2920.6万元。物流企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一批传统运输、仓储、联运企业通过模式创新、流程再造和服务延伸,加速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一批重点物流企业通过兼并、上市等形式推进资产重组和资源整合,发展成为具有竞争优势的大型物流企业;一批实力强、知名度高的国内外大型物流企业入驻江苏,提高了物流业整体发展水平。

  四、集聚效应持续增强。依托交通枢纽、经济开发区、制造业集聚区和商贸集中区,全省建设了一批投资多元、功能集成、特色鲜明的物流园区和物流基地。到2010年底,省级物流集聚区达32家,省级重点物流基地(园区)达55家。全省已形成一批功能较完善的物流园区,实现仓储、运输、配送、商务配套等功能集成,成为供需对接、集约化运作的物流平台。此外,全省建成4个综合保税(港)区和一批叠加保税物流功能的出口加工区,有力提升了我省保税物流服务能力。优良的基础设施和完善的配套服务,吸引了大量物流企业进驻,物流园区的集聚效应加速显现。

  五、区域联动持续发展。“十一五”期间,随着江苏新一轮沿海开发步伐加快,我省与新亚欧大陆桥沿线地区、淮海经济区等地的物流合作不断加强。长三角区域物流一体化步伐加快,我省与上海、浙江在物流领域合作不断深入。省内三大区域间在口岸合作机制建立、基础设施建设、物流信息共享等方面统筹力度加大,形成了区域物流联动发展格局。

  六、发展环境持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十一五”期间,全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不断完善,基本形成 “四纵四横”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到2010年底,全省公路总里程达到15万公里,铁路运营总里程达到2008公里,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140万标箱,四级以上高等级航道达到2000公里,“7+2”机场布局基本形成。物流政策环境不断改善。部门合作协调机制初步形成,在财税、土地、价格、人才、投融资、交通运输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鼓励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物流统计等行业基础性工作得到加强。

  第二节 存在问题

  “十一五”期间,我省物流业虽然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还存在着总体发展水平偏低、增长方式比较粗放、服务体系不够完善、服务水平和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等问题。

  一、物流质量和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从总体上看,我省物流组织化、规模化程度不高,物流企业“小而散”的格局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物流园区集约化程度低,物流质量和物流效益普遍较低。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缺乏有效衔接。物流信息共享机制尚未形成,公共信息平台作用未能充分发挥。物流标准推广力度还不够,物流技术、服务标准体系仍需进一步完善。

  二、物流服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城市物流功能不够完善,缺乏合理规划。物流园区功能重复、同质竞争现象严重。物流企业核心业务不突出,功能单一,大部分物流企业只能提供基础的物流服务功能,不能形成完整的物流供应链,缺少拥有跨地区或全国性经营网络的综合性物流服务企业。第三方物流发展不够充分,大量的物流需求未能得到有效释放。

  三、物流区域城乡协调发展有待进一步加强。苏北地区物流企业在服务水平、创新能力等方面与苏南地区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对农村地区物流、农产品物流重视程度不够。物流园区、企业、专业市场等重要物流结点之间以及物流枢纽城市与周边城市之间缺乏有效衔接,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物流体系。

  四、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物流管理体制尚未完全理顺,行政壁垒、行业壁垒仍然存在。中高级专业物流人才匮乏,不能满足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需要。对物流基础设施、物流技术研发等投入不足,不能有效支撑物流业发展需求。支持物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还需进一步完善。

  第三节 发展机遇

  “十二五”时期,我省物流业发展面临着一系列机遇:

  从国际上看,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为物流业加快发展带来新的契机。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下,经济活动呈现国际化采购、国际化生产、国际化销售的格局。对经济国际化程度较高的江苏来说,适应国际产业分工的变化,全面融入国际产业分工体系,将带来巨大的国际物流需求,推动全省物流市场规模的进一步扩大。

  从国内来看,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推动物流业发展形成新的格局。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和江苏实施沿海开发战略,江苏与长三角地区之间,与环渤海经济区、淮海经济区、陇海兰新经济带等国内主要经济区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深入推进、全面深化。这将推动物流资源跨区域优化配置,实现物流与商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有机融合,推进物流一体化格局的形成。

  从我省来看,经济快速增长为物流业加快发展带来持续动力。“十二五”时期,我省经济发展仍将保持10%左右的高速增长,经济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居民消费水平将进一步提高,农产品、工业品、能源原材料和进出口商品的流通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必将推动物流业在新的起点上加速发展。

  第四节 面临挑战

  一、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对物流业发展提出新要求。“十二五”期间,我省将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加快推动经济转型升级,这对物流业发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一方面,物流业要支撑经济总量的持续增长,另一方面,要通过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改变传统物流运作模式,加快转型升级步伐,为经济发展提供创新型、增值型和特色型的物流服务。

客服热线:0519-83297678 18001502158 18994758929 传真号码:0519-83297678
主办:常州智慧通创新创业策划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地址:常州钟楼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710室 邮编:213000 苏ICP备11078573号
技术支持:易龙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