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1 智慧通企业创新管理服务网
您好,欢迎来到智慧通企业创新管理服务网! 今天是: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政策速递 >> 江苏省 >> 农业农村厅
关于印发《省农委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创新型省份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实施意见》的通知

 

苏农科〔201613

 

各市、县(市、区)农委(农林局、农业局、林牧业局),有关单位:

现将《省农委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创新型省份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实施意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抓紧做好落实工作。

江苏省农业委员会

20161128

 

省农委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创新型省份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

为深入贯彻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创新型省份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苏政发〔2016107号),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农业转型升级中的关键作用,推动现代农业建设迈上新台阶,力争在全国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提升农业科技创新效率

(一)明确农业科技创新导向。坚持按产业需求推进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和集成攻关,推进农业科技与农业农村经济更加紧密结合。围绕《江苏十三五农业重大科技需求》,强化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农产品质量安全、动植物疫病防控与农业防灾减灾、农产品加工、生态修复、农业资源高效利用与节本增效等领域,加强前沿技术、关键共性技术、核心技术系统集成攻关,尽快形成一批字头的农业科技成果。

(二)突出现代种业科技创新。尽快建立和完善农作物种质资源和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加强农业种质资源收集、保护、鉴定和利用,建立一批资源保种场(区、库),推进农业生物基因调控及分子育种等技术创新。加强育种、制种基地建设,推进农作物种子南繁南鉴基地建设。加快商业化育种进程,推动种业企业兼并重组。建立种业发展基金,将畜禽、园艺等种业纳入扶持范围,引导社会资本加大种业投入,推动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企业做大做强。深入推进种业体制改革,鼓励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与企业合作,组建种业科技创新联合体,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育种新机制。完善品种审定、新品种保护、撤销审定制度,强化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管理,加强种子收购、加工、包装和储运全程质量监控技术研发应用。

(三)培育战略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生物农业、智慧农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现代农业发展增长点。加大绿色高效生物农药、生物肥料、生物土壤修复剂等关键技术和重大产品研发,做大做强基因工程疫苗、生物饲料和兽药产业,培育一批高端生物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大力推进互联网+”农业,应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现代信息技术,推动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全产业链关键环节技术改造升级。

二、发挥企业在农业科技创新中的作用

(一)支持企业建立高水平研发机构。加强农业科研教学单位与企业对接,把农业企业自主建立或与农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联合组建研发机构作为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企业审核、认定参考条件。鼓励农业科技人员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创办或领办企业,鼓励和引导农业大专院校毕业生到涉农企业就业创业。

(二)支持企业承担农业科技项目。支持企业牵头申报实施农业科技推广项目,参与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现代农业科技综合示范基地、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创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等工作,引导企业自主设立课题开展农业应用技术研究,尽快培育壮大成为新型农业投入品、设施装备、农产品加工等领域的技术创新主体。

三、建设农业科技创新载体平台

(一)建立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围绕优势农产品产业,与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相衔接,跨学科、跨部门、跨领域集聚科技资源,到2020年建立20个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涵盖育种、种养、加工、营销等全产业链技术环节,推进重点优势农产品产业发展的关键领域科技率先跨越。发挥江苏农业科技创新联盟作用,培育壮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创新团队,探索新型农业科技资源组合模式,巩固强化联合协作的新格局。

(二)建设南京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示范园区。围绕生物农业、绿色农业、智慧农业三大领域,重点建设以研发、孵化、交易三个功能区为主的研发高地,建立检验测试、成果推广、智慧管理三个科技服务平台,设立种业城、装备城、生物农业城为主的总部经济区,打造融研发、孵化、交易、检测、推广及市场于一体的产业创新平台,推动整个农业产业技术创新链的高效运转,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使之成为江苏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新引擎。

(三)建设现代农业科技综合示范基地。以集成创新、集中示范、物化推广、教育培训、引领带动为主要任务,在全省建设一批区域代表性强、科技水平高、辐射范围广、运行机制畅的现代农业科技综合示范基地。组织农业科研教学单位以及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与示范基地挂钩对接,建立科技与生产良性互动、产学研紧密衔接的农业科技创新与示范推广运行机制

四、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一)完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贯彻《江苏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办法》,深化五有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内涵,普遍推行人员聘用、绩效考评、推广责任、知识更新以及多元推广服务五项制度,提升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公共服务能力。全面推进五有乡镇(或区域)畜牧兽医站建设,进一步完善动物防疫监测、冷链、信息化等防疫监管网络,提升畜牧兽医技术推广和动物防疫安全水平。推广定向委托培养等方式,加强和充实基层农技推广队伍。落实农技人员待遇,切实解决基层农技推广工作经费不足问题。鼓励农业科研单位和有关学校设立农业技术推广岗位,推行推广型教授、推广型研究员制度,全方位参与挂县强农富民工程,推进专家教授深入基层开展技术服务,促进成果转化。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定向委托、实施项目等多种方式,引导和支持涉农企业、农民合作社、专业化服务组织等开展农技推广服务。

(二)实施农业重大技术推广计划。完善年度农业重大技术推广计划发布制度,突出问题导向、市场导向的原则,每年集成创新与推广50项左右农业重大技术,明确全省农业技术推广导向。与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创建、菜篮子工程蔬菜生产基地建设、园艺作物标准园、畜牧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场、动物疫病净化场创建示范、农产品(农资)电子商务等项目实施深度对接,推进项目集聚。健全完善农业重大技术推广协作组制度,提高技术推广的组织化程度、技术集成创新和示范推广能力,提高重大技术推广效率和覆盖面。

(三)加快农业科技服务云平台建设。整合各类农业科技资源,构建现代农业科技信息管理与服务系统,建立农业科技服务云平台,实现农业科技信息互联互通,提高资源共建共享的整体能力缩短技术推广的中间环节,推动技术成果转化简单快捷、直观可视与应用标准化,全面提升农技推广服务效能。继续办好“12316”农业服务热线、江苏为农服务网、《农家致富》手机报等服务平台,实现农业科技服务的延伸和转化。

五、注重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一)培强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发挥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和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在农业科技创新资源凝聚与人才培育方面的作用,提升创新能力。启动实施现代农业领域海内外引才行动计划,设立引进人才专项资金,建立高端人才引进平台,引进一批高层次、战略型、领军式现代农业科技人才。

(二)提升农技推广人员素质。探索院校培训农技人员新模式,加大培训力度,对农技人员实施不同层次和短、中期集中培训,推进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力争全省农技人员每两年轮训一遍。引导推广政校、校企联合定向培养农业农村人才的做法,推广张家港、常熟、太仓等地经验,大力培养农技推广后备人才。

(三)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带头人、农业企业负责人等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为培育重点,组织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深入推进职业农民整省培育,突出抓好涉农大中院校毕业生、农产品电子商务两个万人培训计划,到2020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程度达到50%

六、加大政策扶持引导力度

(一)改进农业科技项目资金使用方式。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等,除影响项目实施质量的重大事项外,在农业科技推广项目立项、项目内容变更及项目验收等方面,适当下放地方农业主管部门更大自主权。加强农业科技推广项目资金拨付到位与使用情况检查,建立日常跟踪监督管理制度,全面开展农业科技推广项目绩效评价

(二)创新科技成果社会化评价机制。建立社会需求征题、产业部门命题、科研集成攻关、成果物化转化、市场用户评价的农业科技创新和绩效评价新机制。建立健全以农民受益、产业发展为主要衡量标准的农业科技推广项目监督管理评价机制和以绩效为导向的项目资金安排机制。探索建立政府、社会组织、公众等多方参与的评价机制,把科技成果对农业农村经济社会的影响纳入评价指标。

(三)健全农业科技人员激励机制。积极弘扬热爱农业、服务农业、献身农业和开拓创新、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通过政策引导、项目带动和表彰奖励等,努力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环境氛围。大力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奖、农业丰收奖表彰奖励工作,推进科技奖励向基层一线倾斜。与省人社厅联合开展农技推广先进集体与先进个人表彰,先进个人享受市级劳模待遇,把解决实际问题、对农业发展实际贡献和农民满意作为评价农业科技人员的重要标准。

客服热线:0519-83297678 18001502158 18994758929 传真号码:0519-83297678
主办:常州智慧通创新创业策划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地址:常州钟楼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710室 邮编:213000 苏ICP备11078573号
技术支持:易龙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