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1 智慧通企业创新管理服务网
您好,欢迎来到智慧通企业创新管理服务网! 今天是: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规划计划 >> 常州市 >> 武进区
武进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数字政府建设的实施方案

 

 

常州市武进区人民政府

文件

 
武政发〔2022〕244号

 
常州市武进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数字政府建设的实施方案
 

各镇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街道办事处,区各办局(公司)行,区各直属单位:

为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加快建设现代化数字政府,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发〔2022〕14号)、《省政府关于加快统筹推进数字政府高质量建设的实施意见》(苏政发〔2022〕44号)、《市政府关于深化数字政府建设的实施意见》(常政发〔2022〕82号),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的战略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一网通办” “一网统管” “一网协同”为抓手,整体统筹推进数字政府建设,通过数字化转型提高政府决策水平、社会治理能力和公共服务效率,为我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人民至上、政务牵引。充分发挥数字治理优势,以政务为重心,突出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加快数字化转型,推动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理念创新、效能优先。坚持改革创新、系统观念、绿色低碳和法治思维,遵循数字化治理规律,基于“云、网、数、用、安”底层逻辑,全面推进政府治理流程再造和系统变革,进一步提升政府运行管理效能。

——统筹规划、集约建设。树立全区“一盘棋”思想,加强数字政府顶层设计,统筹云网环境、数据共享、通用技术等基础能力建设,积极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推进业务、技术、数据融合发展,大力提升集约化、规模化、精细化建设管理水平,实现跨层级、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协同管理和服务。

——开放共享、安全可控。统筹发展和安全,推动政务数据按需共享、有序开放,严格落实网络和数据安全法律法规制度,完善安全制度体系和技术防护体系,坚守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

(三)主要目标

到2025年,基本建成服务便捷、治理精准、运行高效、开放透明、公平普惠、安全可控的数字政府,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和行政办公“一网协同”整体水平显著提升,打造具有武进特色的现代化数字政府。具体目标是:非涉密系统上云率达到100%,公共数据按需共享率达到100%,应开放公共数据开放率达到100%,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率达到100%,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多跨示范应用场景达到10个以上。

二、增强数字化履职能力

(一)提升“一网通办”服务水平

1.强化公共技术支撑。加快提升统一实名认证、统一支付的对接应用能力,推广使用电子印章、电子签名、电子证照、电子档案,充分发挥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的枢纽作用,加强政务服务事项办件信息、办件流程、办件结果等要素的共享交换,有效支撑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实现政务服务事项全流程网上办。(责任单位:区行政审批局、档案馆、财政局、电子政务中心)

2.规范网上服务管理。加强事项清单管理,做到政务服务事项清单数据同源、准确一致、动态更新。优化办事指引,提供智能导办、智能客服、短视频等多种服务指引。统一网上办事入口,持续推进政务服务PC端向江苏政务服务网武进旗舰店集成、移动端向“苏服办”App和“武进e审批”微信公众号汇聚、自助端向政务服务自助一体机整合。加强事项入网运行管理,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或涉及国家秘密等情形外,政务服务事项按照“应上尽上”原则,纳入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办理和管理。(责任单位:区行政审批局)

3.健全网办服务生态。按照“高频优先、简易优先”原则,持续丰富移动应用。将政务服务自助一体机网点范围扩大至村、社区、园区、商场、营业厅等场所,进一步拓展“24小时”政务自助服务网点,整合优化公安、税务、医保、人社、不动产、公积金等自助服务,提高自助服务的使用率和办件量。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更多“秒批秒办”、“免证办”、“无感办”等应用场景。到2025年,实现至少100个移动应用、100个自助应用,政务自助服务网点覆盖所有镇(街道),网点数量超过20个。(责任单位:区行政审批局)

4.深化“一件事”改革。梳理企业从开办到注销、个人从出生到身后的不同阶段、不同应用场景和业务情形,将多个相关联的“单事项”合理归集,形成政务服务“一件事”清单。推进关联事项业务整合、流程再造,依托江苏政务服务网武进旗舰店“一件事”专栏,强化系统联通、数据共享,逐步实现“一件事”全流程网上办,并向移动端、自助端延伸。(责任单位:区行政审批局)

5.提高跨域通办能力。根据国家和省、市统一部署,将企业和群众关切事项纳入通办实施范围。聚焦“跨省通办”“省内通办”事项,按照全程网办、异地代收代办、多地联办等不同业务模式,进一步健全流程规则、明确工作规程。完善线上专区服务和线下专窗服务,打造以线上全程网办为主、线下代收代办为辅的通办服务体系。(责任单位:区行政审批局)

(二)打造“一网统管”应用场景

1.基础能力建设

(1)数字政府统一登录门户

按照统一、集成、融合的建设理念,依托“我的常州”App实名认证体系,围绕跨部门、跨层级的组织衔接、应用联动、服务协同,搭建数字政府统一登录门户,有效缓解信息交互障碍,提升政府管理服务效率。(责任单位:区电子政务中心)

(2)“一网统管”能力中枢

依托全市统一的数据采集、共享交换、分析运用服务能力中台,以及统一标准的城市治理接口服务中台,运用语义分析、视频解析等新兴技术,构建轻量化、集中化、共享化的城市智能服务中台,汇聚城市治理共性应用,全面构建城运中台能力中枢。根据“一网统管”场景建设需求,加快数据汇聚和创新融合应用。(责任单位:区电子政务中心、社治中心)

(3)城市运行“一张图”

依托全市统一的空间地理底图及地名地址标准数据库,建设城市治理一张底图。叠加“一标多实”城市运行管理要素数据,有序关联各类要素与地址数据资源,形成各类主题图层。完善地图更新和转换联动机制,支撑各类城市运行管理智能化应用。(责任单位:区电子政务中心、公安分局、民政局、住建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

(4)城市运行泛在感知网

统筹开展物联感知端建设,在建筑物、道路、供水、电力、燃气、环境监测点等城市运行设施部署物联感知设备,实现感知数据统一规范采集,并实时接入市城运统一物联感知平台,形成城市治理感知体系共享共用新格局。归集全区视频监控资源,根据工作需求进行分类管理,协调视频数据跨部门共享共用,强化智能视频分析技术应用,提升城市治理事项主动发现能力。(责任单位:区电子政务中心、公安分局)

2.经济数字化治理

(1)经济运行分析

充分发挥全区经济运行分析平台作用,强化工业、财政、科技、金融、统计、市场监管等领域信息化支撑,多维度实时监测全区经济运行状态,为经济运行分析和经济政策制定提供量化依据,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经济发展韧性。(责任单位:区发改局、科技局、工信局、财政局、商务局、市场监管局、统计局、地方金融监管局、税务局、电子政务中心)

(2)招商引资管理

贯彻落实“大招商”机制,建设招商管理信息系统,提高全区招商资源使用效率,加快项目信息传递速度,实现信息安全共享,提升人员管理、项目管理、载体管理信息化、智能化水平。(责任单位:区商务局)

(3)税收征管改革

依托全省统一的税务大数据管理平台,建立“一人式”“一户式”“一员式”和“一局式”四类信息系统,实现对自然人纳税人、单位纳税人、税务干部和税务机关的数据分类与集成,开展更有针对性的指标和模型建设,构建以服务纳税人缴费人为中心、发票电子化改革为突破口、税收大数据为驱动力,具有高集成功能、高安全性能、高应用效能的数字税务新体系。(责任单位:区税务局)

3.社会数字化治理

(1)数字综治

依托城市运行泛在感知网,实施公共安全智能感知慧眼工程,重点打造疫情防控流调溯源、“两湖”创新区安全保障、交通安全隐患发现及清零、区域绿波交通畅行等赋能场景,推动建设应用与服务实战相融合。(责任单位:区社治中心、区委政法委、区公安分局)

(2)数字教育

开展在校学生意外风险和校园周边安全风险预警试点,对在校学生溺水、交通事故等高风险事件进行数据比对和分析研判,通过事件联动加强安全防范、常态化巡查、宣传教育等降低此类风险。对校园周边影响治安环境、破坏校园秩序、危害师生安全等行为事件进行分析研判,做好防范措施,降低校园周边安全风险。建设优质教育资源服务平台,完善资源遴选机制,建立市场主导、多方参与、开放平等、共建共享的信息化教育资源和服务供给模式,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区域共享,进一步缩小城乡、学校之间的“数字差距”。(责任单位:区委政法委、区教育局、公安分局)

(3)数字就业

完善“武进人力资源网”,加强微信公众号交互功能,拓展人力资源服务管理、网上零工市场等应用场景,打造PC端、移动端、自助端多位一体的数字化、智能化就业服务体系。(责任单位:区人社局)

(4)数字医疗

优化升级基层医疗信息系统,提高自助医疗服务和银医通服务水平,从预约挂号、就诊、检验检查、取药、支付、信息查询、家庭医生在线签约、公共卫生服务包、药品配送、满意度评价、互联网医院、双向转诊、远程诊疗等方面,多维度为群众提供医疗服务。推动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全面建成互联网医院,不断优化互联网诊疗服务。探索医疗机构“先诊疗、后付费”的新型医疗费用结算模式,实现就诊人员在就诊结束后的规定时间内移动支付。加快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开放,到2025年底向签约居民开放率达到100%。(责任单位:区卫生健康局)

(5)数字救助

开展易走失人员关爱救助试点,通过数据汇聚,构建易走失人员关爱救助可视化图谱。运用模型计算,将预警信息推送相关部门处置,发动社会群防群治力量共同参与走失人员查找,对易走失对象给予即时救助和关爱。(责任单位:区委政法委、区教育局、公安分局、民政局、文体广旅局)

4.城市数字化治理

(1)精品街区治理

依托城市运行“一张图”,打造全区精品街道建设运营一张图。针对精品街道市容要求,推动市容环卫责任制信息化管理,以商铺应覆尽覆为目标,利用城市运行泛在感知网,智能发现各种违章违规问题。(责任单位:区城管局)

(2)环卫保洁治理

建设环卫作业全流程数字化管理平台,实现城区环卫作业投、收、运、处全过程实时监控、闭环管理。依托城市运行泛在感知网,对渣土车实行全程跟踪,实时了解渣土车的行驶轨迹、行车车速、停行状态等信息,提高渣土运输全流程治理的智能化水平。(责任单位:区城管局)

(3)交通运输治理

开展智能化养护巡查监测系统试点,推广应用县道桥梁智慧健康监测系统、主要公路交通流量自动化检测系统、下穿通道积水安全风险预警系统、桥下空间长效管理视频监控等,增强在役基础设施检测监测、评估预警、应急处置等方面的能力。以综合执法为基础、数字技术为支撑、信用管理为手段、协同治理为目标,整合行业治理需求,加强监管与执法联动,提升行业治理效能。(责任单位:区交通运输局)

(4)水利水务治理

聚焦水灾害、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四大水问题,重点建设水旱灾害防御、水资源管理、河湖管理、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供排水一体化和城市内涝管理等领域的应用场景,利用数字孪生技术,推进数字孪生滆湖建设,加快构建具有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功能的水利水务数字化治理体系。(责任单位:区水利局)

(5)生态环境治理

建设规范化、智能化、高效化的生态环境“一张网”,集智能信息管理、智慧决策应用为一体,融合水、气、土、生态等各类环境资源数据,提高非现场环境执法比例,提升环境管理和决策水平。(责任单位:区生态环境局)

5.安全数字化治理

构建智能化安全预警体系,深化智慧安全体系和平台建设,实施全周期安全监管和智能化综合指挥,围绕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应急指挥体系等方面,融合接入建筑工地、危化品企业、电梯运行、森林防火、燃气安全、防台防汛等应用场景,提升全区安全生产数字化治理水平。(责任单位:区应急管理局,区安委会成员单位)

6.数字乡村建设

依托全市统一的农业大数据中心,汇聚整合农业物联网平台数据,提供科学规范、共享共用的农业物联网管理服务,形成全区农业农村数据资源“一张图”。支持龙头企业开展物联网建设,实现对农作物生长的全程监控。加快发展数字农业农村基地,建设一批智慧农场、智慧渔场,提升农业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管理高效化、服务便捷化水平。(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局)

(三)推进“一网协同”高效运行

进一步优化升级协同工作平台,全面提升内部办公、机关事务管理等通用性办公应用水平,加快机关内部业务相关系统对接和融合,推动服务事项线上集成化办理,不断提高机关运行效能,实现跨部门、跨层级办公业务“一网协同”。各单位不再新建内部办公、机关事务管理等方面的政务信息系统,已建系统于2023年底前完成整合。基于全市统一的“互联网+监管”平台,推动监管事项全流程数字化,促进行政权力规范透明运行。完善“互联网+督查”机制,形成目标精准、讲求实效、穿透性强的新型督查模式,提升督查效能。(责任单位:区电子政务中心、区委督查室、区行政审批局、机关事务管理中心)

三、夯实数字政府底座

(一)加强电子政务项目管理

根据电子政务项目管理实施细则,完善电子政务项目规划、会审、备案、审计和绩效评估、责任追究等工作机制,切实解决电子政务项目碎片化问题,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建设电子政务项目综合管理平台,对全区电子政务项目进行数字化、智能化、规范化管理,推动电子政务项目审批流程优化再造,不断提升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水平。(责任单位:区电子政务中心、保密局、区委网信办、区发改局、工信局、财政局、审计局)

(二)保障电子政务外网安全

提升电子政务外网安全感知、终端安全管理和安全态势预判能力,通过网络安全设备和管理制度消除风险隐患,为承载的各政务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保驾护航。统一管理电子政务外网接入终端,厘清终端资产,安装安全防护软件,保障网络终端安全,有效降低“僵木蠕”感染隐患。按照省、市统一部署,推进电子政务外网IPV6改造,进一步增强电子政务外网的安全性。(责任单位:区电子政务中心)

(三)深化数据资源共享开放

根据政务数据资源共享管理办法,定期对区级政务数据资源目录进行全面维护和发布,并对各单位政务数据资源目录更新维护工作进行监督考核。按照“谁采集、谁负责”“谁校核、谁负责”的原则,完善数据质量监管机制,推动数据汇聚从突破数量向兼顾质量转变,切实解决数据更新不及时、结构不完整、可用性不高等问题。围绕政府履职需求和服务群众需要,增强以“数”为“据”的服务能力,拓展大数据的应用领域和比对功能,不断提高数据综合分析应用水平。聚焦群众急需急盼和社会关切,依托区政府门户网站,加快推进教育、交通、社会信用等重点领域数据安全有序开放。(责任单位:区电子政务中心)

(四)加快政务系统上云部署

坚持“上云为原则,不上云为例外”,制定迁移上云计划,推进各类非涉密政务信息系统向全市统建政务云迁移并集中部署,各单位不再新建独立机房、数据中心,不另行采购服务器、存储、数据备份等基础设施。加强政务云使用管理,实现政务云资源统一管理、按需调整、弹性分配。(责任单位:区电子政务中心)

四、构建重点载体平台

(一)打造中以数字谷

依托中以常州创新园国际创新资源链接能力,围绕“产业数字化转型引领区、数字产业化创新先导区、国际数字产业融合示范区”定位,助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培育数字经济产业,持续开展以色列元素的数字经济产业项目、平台和服务商招引储备工作,打造“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策源地、数字产业化创新集聚地、国际数字创新生态高地”,为常州市、长三角数字经济贡献具备国际元素的数字力量。(责任单位:中以常州创新园)

(二)建设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平台

汇集全区工业企业和地块数据,对企业基本情况以及用地、用能、产出、排放、用工等情况进行监测、分析、评价。加快构建以亩均产出为核心的工业企业效益综合评价结果运用机制,助推产业结构调整与“危污乱散低”出清提升,推动企业创新转型、提质增效。(责任单位:区工信局)

(三)推广惠企政策“一企通”

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提高惠企政策“一企通”知晓率和覆盖面,引导企业用足用好政策。结合企业应用需求,持续优化完善“一企通”功能,不断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增强企业获得感。推动“一企通”与“苏企通”平台互联互通,实现数据共享、业务协同、双向赋能。(责任单位:区行政审批局、电子政务中心)

(四)创建特色智慧园区

按照科学的园区发展理念,融合应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通过监测、分析、整合以及智慧响应等方式全面整合园区内外资源,实现基础设施智能化、规划管理信息化、公共服务便捷化、社会治理精细化和产业发展现代化,建成具有综合影响力的特色智慧园区。(责任单位:高新区、西太湖)

(五)形成产业“一张图”

着力建设产业地图平台,提升全区产业发展规划、建设、管理的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水平,加快建设“智慧产业大脑”模块,利用大数据技术,开发产业现状分析、产业布局规划、储备开发用地管理、“危污乱散低”地块监测、项目在线选址等功能,推动重大项目与“95X”产业体系精准匹配、快速落地,推动特色产业统筹招商、集中布局。(责任单位:区发改局、工信局)

(六)搭建经营性自建房智慧管理平台

按照“一平台五机制”要求,打造全区经营性自建房安全排查整治信息库,形成“一房一档”,对经营性自建房的主体变更、业态更新、燃气安全和新发现的违法违建等情况及时更新,实现经营性自建房的普查、动态排查、隐患触发、部门协调和奖惩等功能。(责任单位:区住建局)

五、筑牢安全防护体系

(一)完善安全管理机制

建立网络安全信息共享、预警、联动、处置机制,健全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政务信息系统安全保护责任机制,优化网络信息系统安全监测预警和信息通报制度,更好发挥网络安全应急指挥协调机制作用。持续开展数字政府网络安全评价管理工作,加强电子政务项目建设网络安全管理的督查检查。强化数字政府整体安全监管,对参与数字政府建设企业和人员严格安全保密管理,建立行之有效、及时响应的合规管理机制。(责任单位:区委网信办、区公安分局、电子政务中心)

(二)提升安全防护能力

依托全市统一的运管和安管平台,加强网络安全动态监测和主动防控,提高防范能力,构建数据安全制度和数据安全防护、运营体系。逐步开展数据安全风险评估工作,提升数据安全风险把控和技术防护能力,提高数据安全整体水平。结合数字政府安全威胁发展态势,定期进行数字政府安全渗透测试、攻防演练、检测分析等,提高数字政府安全响应和应急处置能力。定期组织安全教育和专业培训,提升安全专业化管理能力。(责任单位:区委网信办、区公安分局、电子政务中心)

(三)提高自主可控水平

加强自主创新,加快数字政府建设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化安全可靠技术和产品应用,形成符合等级保护的安全防护能力,切实提高自主可控水平。强化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落实运营者主体责任。开展对新技术新应用的安全评估,建立健全对算法的审核、运用、监督等管理制度和技术措施。(责任单位:区委网信办、区公安分局、电子政务中心)

六、引领经济数字化转型

(一)助推数字经济发展

聚焦集成电路、机器人、工业互联网、智能网联汽车、数字医疗、空天信息和5G通信等新兴产业,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创新和融合应用,增强企业技术创新、场景创新和普及推广能力。加强龙头企业引培和数字经济项目招引,推动数字产业集聚发展。面向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诊断对接服务,带动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以数字化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加快企业“上云、用数、赋智”步伐,提升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力。依托常州科教城、中以常州创新园等园区,建成一批具有综合影响力的数字经济特色园区、优秀基地和优秀企业,实现数字产业集群发展、规模能级稳步提升。(责任单位:区发改局、科技局、工信局、商务局、统计局、中以常州创新园)

(二)培育大数据产业

支持数据服务企业做大做强,带动数据产业发展,培育壮大数据产业集群。鼓励行业组织、企业和高校院所等单位开展数据分析挖掘、数据可视化、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等核心技术攻关,强化数据技术应用,构建数据产品和服务体系,打造数据创新生态。推动5G、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吸引优秀人才汇聚、新兴业态集聚。(责任单位:区工信局、科技局、人社局)

(三)营造良好数字生态

深化区块链、隐私计算、数据沙箱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依托“常州市公共数据开放创新应用实验室”,推动数据集中计算和分析、原始数据不出门、中间结果对外输出,实现落地数据可用不可见,为公共数据和社会数据融合应用提供可靠环境,鼓励和引导各类社会主体参与公共数据资源深度利用和价值挖掘。(责任单位:区工信局、电子政务中心)

七、强化工作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区数字政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区长任组长,相关分管区领导担任副组长,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办公室设在区政府办公室(区大数据管理局),具体负责组织推进落实。建立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推进机制,切实加强全区数字政府建设的统筹协调和组织推动力度。加快理顺公共数据管理体制和组织架构,加强力量配备,落实经费保障,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健全数字政府建设成效评价机制,加强工作推进情况动态监测。加强对政务信息系统建设的审计监督。

(二)提升数字素养

将数字政府建设列入各单位学习培训内容,持续提升干部队伍数字思维、数字技能和数字素养。创新数字政府建设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机制,建设一支讲政治、懂业务、精技术的复合型干部队伍。探索数字人才资源共享,加快建立合理流动机制,畅通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之间人才流动渠道。落实数字技术领域人才职称评价标准。探索设立各单位首席数据官(CDO),明确首席数据官的组织体系、职责范围,健全工作机制、考核机制,创新数据共享开放和开发利用新模式,提高数据治理和运营能力。

(三)强化考核评估

建立常态化考核机制,将数字政府建设工作作为各单位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和有关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参考。建立完善数字政府建设评估指标体系,树立正确评估导向,重点分析和考核统筹管理、项目建设、数据共享开放、安全保障、应用成效等方面情况,确保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常州市武进区人民政府

2022年12月8日     

(此件公开发布)

客服热线:0519-83297678 18001502158 18994758929 传真号码:0519-83297678
主办:常州智慧通创新创业策划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地址:常州钟楼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710室 邮编:213000 苏ICP备11078573号
技术支持:易龙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