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1 智慧通企业创新管理服务网
您好,欢迎来到智慧通企业创新管理服务网! 今天是: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政策速递 >> 常州市 >> 市政府
市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智改数转网联”实施新一轮“十百千”工程工作方案》的通知

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文件


常政办发〔2023〕46号


市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智改数转网联”实施新一轮“十百千”工程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辖市、区人民政府,常州经开区管委会,市各有关部门和单位:
  《关于加快推进“智改数转网联”实施新一轮“十百千”工程工作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年12月4日
  (此件公开发布)
关于加快推进“智改数转网联”实施新一轮“十百千”工程工作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四个走在前”“四个新”重大任务,聚力竞逐数实融合赛道,聚焦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加快人工智能应用开发,加强数字技术融合赋能,提升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推动“智改数转网联”走深向实,健全“十链带百企、百企育千景”生态体系,为数实融合强省建设积极贡献常州力量,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主要目标
  到2025年,我市“智改数转网联”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力争创成国家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
  “十链突破”:面向十大先进制造业集群和重点产业链,打通设计、生产、仓储、物流、服务等重点环节,产业链上下游实现更高水平协同,打造10个具有较高竞争力的产业链协同平台。
  “百企领航”:推动数字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在工段、产线、车间、工厂等领域提升智能化、网络化、数字化水平,新建100个具有行业示范作用的省级智能车间、智能工厂(5G工厂)、智改数转标杆企业,力争实现国家“数字领航”企业突破。
  “千景应用”:中小企业智能化数字化应用领域不断拓展,“人工智能+”“机器人+”“工业软件+”应用水平全面提升,形成1000个具有可复制、易推广的应用场景和案例,力争实现国家工业互联网“双跨”平台突破。
  二、主要任务
  (一)推动协同强链
  面向重点产业链,加强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应用现状分析、改造需求梳理,编制“一链一策”提升方案。依托已建成的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工程机械、新型电力装备等产业链协同平台,推动“链主”企业数字化能力建设。围绕产业链加强平台化设计、数字化管理、智能化制造、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服务化延伸等六大模式应用,提升产业链上下游各环节协同水平。支持链主企业与平台型企业联合搭建产业链供需对接平台,推动链内企业资源要素共享,加深配套合作。到2025年,产业链协同平台累计接入企业5000家,带动和赋能本地企业数字化转型3000家。(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各辖市、区人民政府,常州经开区管委会。以下政策措施均需各辖市、区人民政府,常州经开区管委会落实,不再单独列出)
  (二)强化示范引领
  建立“储备一批、培育一批、认定一批、支持一批”梯度培育体系,做大标杆示范培育规模。鼓励重点集群和产业链龙头企业对标国际一流水平,创建“灯塔工厂”“数字领航”企业。在省级示范智能工厂基础上,围绕生产全要素、业务全流程、产业全生态,培育技术实力强、业务模式优、管理理念新、质量效益高的省级智改数转标杆企业。对照省级智能工厂、智能车间和智能制造典型场景建设标准,建立智能工厂和智能车间培育库,推动产业链骨干企业创建省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和车间。围绕钢铁、建材、化工等重点行业,推动质检、物流、仓储、巡检等典型环节5G改造,推动5G工厂建设。开展数字化转型卓越企业培育,引导企业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营销售后等方面实施业务系统云化迁移,鼓励省星级上云企业创建。推动省级示范智能车间获评企业参与编制智能车间企业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到2025年,创建省级以上智能工厂(5G工厂)、智能车间100个,培育省级智改数转标杆企业5家,创建省星级上云企业500家。(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市市场监管局)
  (三)聚焦场景建设
  围绕产品全生命周期、生产全过程和供应链全环节,鼓励大中型企业在数字化研发设计、智能化生产调度、供应链协同优化等方面打造应用场景。引导小微企业在生产设备联网、关键工序数控和工业机器人应用等方面打造应用场景。推动5G、机器人、大数据等新技术、新产品为各行业赋能,在农业农村、交通物流、教育医疗、文化旅游等各领域建设一批数字化场景。到2025年,打造1000个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5G+等应用场景。(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市发改委、市教育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文广旅局、市卫健委)
  (四)加强诊断评估
  全面总结免费诊断工作经验,组织服务机构继续做好规上企业诊断工作,为高质量开展评估打下基础。加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指南》等文件宣贯力度,推广应用数字化转型、智能制造等线上评估工具,鼓励企业开展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中小企业数字化水平、数字化转型成熟度等自评估。到2025年,工信部数字化水平评测二级以上企业达到1000家。(责任单位:市工信局)
  (五)完善产品供给
  聚焦中小企业转型痛点难点,鼓励服务商提供“小快轻准”的软硬件产品和解决方案,降低中小企业数字化应用门槛。依托制造业公共服务平台,汇聚一批受中小企业欢迎的“小快轻准”产品。推动低代码产品研发推广,鼓励服务商帮助中小企业自行创建、部署、使用和调整数字化应用,提升二次开发能力和需求响应能力。鼓励工业企业与服务商联合开发面向细分行业的制造执行管理系统(MES)、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统(PLM)等工业软件,提高工业软件对企业数字化改造的适配性。鼓励首台(套)重大装备、首版次工业软件、基础软件、安全软件实现首购首用。到2025年,研制推广100项“小快轻准”产品。(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市科技局)
  (六)分类改造提升
  针对数据基础比较好的企业,鼓励开展工业数据分析应用,打造赋能行业的工业数据模型和知识库。针对生产设备自动化程度高但联网率低的企业,以设备互联、数据互通为重点,支持对“哑设备”进行数据采集改造,提高设备数字化管理水平,提升生产效率、质量数据分析能力。针对设备自动化程度较低、改造困难的企业,通过贷款贴息、有效投入补助、融资租赁等方式,支持购置或租赁智能化、数字化生产设备,实现设备换代、工艺更新和管理提升。到2025年,实施智能化数字化改造提升项目1500个,新增工业机器人等智能化设备2000台。(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市大数据管理中心)
  (七)优化平台服务
  引导工业互联网平台专业化发展,加快推动“超级虚拟工厂”等新模式普及,延伸原材料集采、工业设计、产能共享、产业链金融、交易撮合等功能。引导本地产业链龙头企业、骨干服务商、产业园区联合,共同建设集场景推广、生态集聚、人才培养、深度服务等功能的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鼓励各类工业园区创建智能制造示范区,支持面向区域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积极创建智能制造先导区。加快智能制造龙城实验室建设,赋能本地数控机床、机器人、自动化设备等智能装备生产企业。围绕智能装备、网络和系统集成、数据分析等开展优秀服务商遴选,培育一批熟悉工业机理、专业化水平高的智改数转服务机构。到2025年,新增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4个,打造具有深度服务功能的促进中心10家,支撑业务培训1万人次,新建市级智能制造示范区15个,向省智改数转服务商资源池汇聚服务商100家。(责任单位:市科教城管委会、市工信局、市发改委、市科技局)
  (八)完善基础设施
  深入推进工业互联网企企通工程,高质量建设“双千兆”网络。支持企业建设高质量内网,为研发、生产、运营和服务提供更稳定、更高效、更安全的网络支撑。聚焦供应链管理、全生命周期管理、产品追溯等方向,加快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推广应用。推进工业互联网安全分类分级管理体系建设,开展工业信息安全防护星级企业培育,在重点企业中推广身份认证、边界防护等安全应用。支持企业建设工业边缘数据中心,打造云边端算力协同典型场景;支持园区建设公共算力中心,提供普惠算力、工业数据训练集等服务。支持行业龙头企业联合大数据、人工智能相关企业研发工业机理模型、行业大模型等产品,深化算力应用赋能。到2025年,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服务基本实现重点产业链全覆盖,累计建成5G基站2.5万座,数字化生产设备联网率超过65%,通用算力增长超10%。(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市大数据管理中心、电信运营企业)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保障。充分发挥制造强市领导小组对“十百千”工作组织协调作用,解决工作推进中的重大问题,积极推进目标任务按期完成。各辖市(区)人民政府、常州经开区管委会要尽快制定细化方案,明确具体工作举措和配套政策,狠抓各项任务落地见效。《关于在全市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中推进“十链突破、百企领航、千景应用”的实施方案》中有关政策继续执行,有效期至2025年12月。(责任单位:市工信局)
  (二)强化金融服务。引导金融机构对实施“智改数转网联”改造的企业加大信贷投放,鼓励银行机构减费让利,推广随借随还、无还本续贷等贷款产品。深入实施金融“双百行动”和“倍增计划”,推动优质企业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引导各类产业基金,加大对“智改数转网联”成效明显企业的投资力度。积极推广供应链金融业务,鼓励龙头骨干企业加大对链上中小企业的融资支持力度,打通完整的供应链融资渠道。(责任单位: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市财政局)
  (三)加大人才支撑。依托“龙城英才”计划和领军型创新人才(团队)引进培育项目等重大人才工程,集聚高端数字化人才要素。在全市范围内实施高层次人才“双岗互聘计划”,支持企业智能制造和数字化人才与高校院所相关专业人员相互兼职,增强人才柔性流动,推动智力资源在市域范围内合理调配。鼓励在常院校推动“智改数转网联”专业人才培养,支持数字化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推进数字化领域现代产业学院和产业教授队伍建设,鼓励数字化技能社会培训和技能竞赛。依托“工信讲堂”等平台,开展企业数字化人才系列培训。(责任单位:市委人才办、市科教城管委会、市人社局、市教育局、市工信局)
  (四)加大宣传推广。加强“智改数转网联”典型经验做法的提炼总结和宣传推广,进一步营造企业“智改数转网联”氛围。鼓励各类社会组织积极参与“智改数转网联”工作,开展技术研发、供需对接、行业推广、培训交流等活动。(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工信局)
  (五)加强评估考核。进一步完善“智改数转网联”月度监测分析、季度运行评价、年度综合考核制度,客观评价全市“智改数转网联”工作进展和成效。加强对辖市(区)各项工作的业务指导和目标考核,鼓励对标省内先进地区开展“比学赶超”活动。(责任单位:市政府办公室、市工信局)

客服热线:0519-83297678 18001502158 18994758929 传真号码:0519-83297678
主办:常州智慧通创新创业策划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地址:常州钟楼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710室 邮编:213000 苏ICP备11078573号
技术支持:易龙科技